廈門大學醫學中心(廈大翔安醫院)面向社會招聘2024年臨床醫學、生物學方向博士后研究人員,熱烈歡迎優秀的你,加入廈門大學醫學中心大家庭~
01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學校以“世界之大學”為目標,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積淀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追求卓越的教學科研氛圍;秉持“獨是師資一項,最為無上第一要切”“以誠摯待教師,又以優俸酬其勞”的理念,踐行“廣納群賢、人盡其才”的傳統。
百余年過去,廈門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居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廣泛影響的綜合性大學,先后進入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是從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的理想學府。
廈門大學生命醫學學科依托廈門大學雙一流綜合性大學的優勢,構建多學科融合的大醫科發展體系,具備基礎與臨床融合、多學科交叉的辦學優勢。學部師資隊伍專業水平過硬、創新能力強,提供寬松、包容、多元化的學術環境。
學部現有“細胞應激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子疫苗學和分子診斷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個國家級教學與科研平臺;全球領先、全國一流、“最好、最全、最用得起”的大型儀器共享平臺;總面積達13850平方米、超3萬個小鼠籠位的實驗動物中心,內設大小鼠繁殖室、動物實驗室、質量監控室、胚胎凈化室、細胞培養室、遺傳修飾小鼠制備等高水平實驗平臺。
02廈門大學醫學中心(廈大翔安醫院)
廈門大學醫學中心(廈大翔安醫院)是廈門大學唯一直屬附屬醫院,由廈門市政府與廈門大學合作共建。醫院地處閩南“金四角”中心地帶,鄰近廈門大學翔安校區,占地面積360畝,廈門島核心地段設有思明院區。
醫院現有院士首席顧問、“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萬人計劃、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優青、“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等國家級人才18人次,省市高層次人才80余人次。
醫院于2019年4月正式運營開業,開放48個臨床醫技科室,各項醫療業務穩步提升,積極打造多學科優勢平臺。
一、招收方向
招收方向:臨床醫學、生物學
二、招收條件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學風。
?35周歲(含)以下,身心健康。
?具有海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
?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對科研事業懷有高度熱情。
三、支持政策
01薪酬及福利
20-50萬元(含政策性補貼),享受社會保險及公積金。除學校和合作導師提供的薪酬外,醫院將根據博士后的科研能力及表現,提供額外支持。
02科研經費
可申請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5-18萬元)。
03住房(補貼)
可選擇入住廈門大學校內博士后公寓(臨近幼兒園、超市等生活配套設施)。
04子女就學
可協助辦理就讀廈門大學幼兒園、屬地中小學。
05對外交流
在站期間可根據科研需要申請出國(境)開展學術交流、合作研究。
06留校任職
在站期間可申請學校教職,學校選聘優秀博士后留校任職。
07其他待遇
享受五險一金、健康體檢、工會福利等。
四、聯系方式
有意應聘者請將“個人簡歷、代表性論文全文”等材料發送至意向合作導師郵箱(郵箱詳見附件),同時抄送至醫院人力郵箱:[email protected],寫明應聘博士后崗位。
醫院聯系電話:+86-0592-2889227(王老師)
五、招聘崗位
崗位需求&合作導師明細表(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六、合作導師
01何偉玲
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
國家優青、廣東省杰青、廣東省杰出青年醫學人才、廈門市杰出青年人才
廈門大學醫學中心(廈大翔安醫院)院長
科研工作聚焦胃腸道惡性腫瘤臨床診治難點,圍繞“消化道惡性腫瘤轉移機制、監測與治療”開展系列原創性研究并取得多項突破。近5年以第一/通訊作者(含共同)在國際重要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40余篇,其中33篇為jcr q1,18篇if>10;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授權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各1項,主編、副主編外科學專著各1部,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面上項目等在內的10余項課題,科研經費累計超2000萬元。
02彭志海
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
“百千萬”人才工程、首批國家級人選及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廈門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部副主任、廈門大學器官移植研究所主任
從事惡性腫瘤發生發展的分子生物學機制和腹部大臟器移植的臨床基礎研究。主持國家科技部重大專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際合作重大及重點資助項目等國家、市級課題17項,資助金額4000余萬元。獲教育部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3次、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次、國家衛生部白求恩獎等。
03邵晨
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
福建省高層次創業創新領軍人才,中國醫師協會男科及性醫學醫師分會常委
廈門大學醫學中心副主任、廈門大學醫學中心(廈大翔安醫院)泌尿外科學科帶頭人。
完成臨床腎癌循環腫瘤細胞捕獲體系建立等工作,在腎癌耐藥形成機制、前列腺癌轉移發生機制等研究領域取得系列成績。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cell death dis、biomaterials、cell mol life sci等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合計影響因子118.226,被引用次數1600余次,獲專利9項,以第一負責人獲得國家國際合作重大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軍隊科研課題、省重大科研創新等項目多項。
04李文崗
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
福建省首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腹膜后與盆底疾病專委會副主委、福建省腫瘤防治聯盟副主席
廈門大學醫學中心副主任、廈門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廈門大學抗癌研究中心副主任
從事腹部腫瘤發病機制與精準診療相關研究。主持或參與科技部重大專項子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1項,省市級科研項目7項,發明專利1項,發表論文100余篇,sci收錄40余篇,多篇發表在hepatology、gastroenterology等雜志。先后榮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解放軍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廈門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
05劉寬燦
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福建省高層次引進b類人才、福建省特支計劃(青年拔尖創新人才)
廈門大學醫學中心(廈大翔安醫院)中心實驗室負責人
從事食管鱗癌的發病機制和靶向診療研究。主持國家863青年科學家專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福建省國際合作重點項目等科研課題10余項,在cell stem cell、molecular therapy、molecular cancer,nature,cell death & disease等期刊發表sci論文28篇,其中以第一/通訊作者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22篇,前期學術論文被nature、science等期刊引用1400余次。獲發明專利10項,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2)、福建運盛青年科技獎、福建省檢驗醫學學會創新大賽一等獎、全軍檢驗青年人才獎和優秀技師獎,福建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和二等獎,享受軍隊崗位特殊津貼3次。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h--visyf6lavtweyqnabrg
更多最新醫學人才招聘資訊請關注高才醫學微信公眾號(微信號:yxrcjob)。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今日招聘網微信公眾號(微信號:jrzp_com)。